預應力碳纖維板加固案例,預應力碳纖維板加固,實際案例展示
應力碳纖維板加固技術是一種高效的結構加固方法,廣泛應用于橋梁、建筑等領域,在某廠房混凝土雙T板加固案例中,針對裂縫和撓度問題,采用預應力碳板縱向粘貼張拉,碳板尺寸為11100mm×50mm×3.0mm,極限抗拉應力≥2400KN,有效提升了承載力和剛度,該技術通過施加預應力,顯著減小結構變形,推遲或消除裂縫,兼具防腐和耐久性優勢。
預應力碳纖維板加固案例
預應力碳纖維板加固技術是一種先進的結構加固方法,它通過在結構表面粘貼預應力碳纖維板,利用其高強度和剛性,增強原有結構的承載能力。以下是幾個具體的加固案例:
1. 案例一:通濟河大橋加固工程
工程概況通濟河大橋是一座位于半徑為6000m的平曲線上橋梁,上部構造為裝配式局部預應力砼連續箱梁,橋面寬度為35m。橋梁的設計荷載為汽車-超20級,掛車-120。
病害情況在2022年的定期檢查中,發現橋梁存在以下病害:
- 組合箱梁跨中腹板增25條豎向裂縫,縫寬約0.4、05mm0.10mm,總長約18.1m。
- 組合箱梁跨中底板共有5條橫向裂縫,縫寬約0.04mm0.05mm,總長約4.9m。
加固方案針對上述病害,采取了以下加固方案:
- 對底板粘貼預應力碳纖維板,增加梁體的壓應力,延緩底板消滅裂縫的時間。
- 對腹板粘貼鋼板、雙向碳纖維網格,增加梁體的抗彎能力和穩定性。
2. 案例二:某橋預應力碳板加固工程
病害情況左、右幅橋各跨梁體腹板、底板及翼緣板均存在開裂現象,其中腹板豎向裂縫最大寬度為0.40mm,鋼筋中心裂縫最大寬度為0.3mm;板底橫向裂縫最大寬度為0.37mm;翼緣板裂縫最大寬度為1.0mm。
加固方案針對上述病害,采取了以下加固方案:
- 采用張拉預應力碳纖維板的方式對梁體的翼緣板進行加固,在翼緣板的內側和外側分別布置預應力碳板。
- 采用張拉預應力碳纖維板的方式對梁體的底板進行加固,底板布置27條預應力碳板,間距為30cm。
3. 案例三:某繞城高速立交搶修工程
病害情況一輛裝載37噸樹脂固化劑的貨車因輪胎起火并引燃貨物,大火導致橋梁左幅第二孔橋跨的T梁、橫隔板、蓋梁及橋墩墩柱等主要結構受力部位發生嚴重燒傷,混凝土多處剝落、鋼筋外露。
加固方案針對上述病害,采取了以下加固方案:
- 采用碳纖維網格加固系統對過火受損區域進行整體加固。
- 采用鋼箍套配合無機灌漿料對受損最為嚴重的橋墩進行增大截面加固。
- 在每根梁底布置3條預應力碳纖維板,對三根T型梁進行抗彎加固。
- 采用粘鋼法對部分受損橫隔板進行加固補強。
4. 案例四:某廠房雙T型梁預應力碳板加固工程
病害情況梁柱為現澆框架構件,板為預制預應力混凝土雙T板。雙T板的T梁上分布較多裂縫(跨中10米范圍內裂縫間距為1m,梁端10米范圍內裂縫間距為1.5m),裂縫貫穿底板且向腹板上延伸30-35cm,裂縫寬度為1-2mm寬。雙T板整體下沉,已開裂T梁跨中撓度30cm左右,未開裂T梁跨中撓度25cm左右。
加固方案針對上述病害,采取了以下加固方案:
- 針對110mm寬的T梁,采用50mm寬、3mm厚的碳板。
- 針對30m的跨度以及裂縫分布情況,采用25m長的碳板。
- 針對現場的病害預應力碳板的張拉值設計為1000MPa(15t)。
5. 案例五:某汽車坡道預應力碳板加固工程
加固方案對原混凝土板構件的裂縫進行注膠、封縫處理。注膠采用改性環氧樹脂類修補材料。對坡道底部的框架梁采用碳纖維布進行加固。汽車坡道采用外粘預應力碳纖維板加固。
以上案例展示了預應力碳纖維板加固技術在不同類型的結構加固中的應用,包括橋梁、高速公路立交、工業廠房和民用建筑等。這些案例表明,預應力碳纖維板加固技術能夠有效地提高結構的承載力和穩定性,延長使用壽命。
預應力碳纖維板加固成本分析
碳纖維板加固技術最新研究
橋梁加固后的性能評估方法
預應力碳纖維板施工工藝流程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