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設計中常見問題解析
一、加固原則方面的常見問題
- 未能充分發揮綜合效應:在加固設計中,沒有全面考慮各種加固措施的綜合利用,可能導致加固效率低下。例如,若只注重單一加固方法,而未結合建筑整體結構特點和需求,就無法達到理想的加固效果。按照建筑加固原則,應盡可能使加固措施發揮綜合效應,提高加固效率。
- 對原結構利用不足:有些設計沒有充分保留和利用原結構構件,未能挖掘原結構的潛力,存在不必要的拆除和更換情況。這不僅增加了成本,還可能對建筑結構造成額外的破壞。正確的做法是盡可能保留原結構,避免不必要的拆除和更換。
- 忽視對使用功能的影響:部分加固設計沒有充分考慮對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影響,可能會給使用者帶來不便。比如在一些商業建筑加固時,若未合理規劃加固施工范圍和方式,可能影響商戶的正常營業,而加固原則要求盡可能減小對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影響。
二、結構受力特征方面的常見問題
- 新舊結構協同工作問題
- 二次受力考慮不足:加固結構屬于二次受力結構及二次組合結構,新舊部分連接及結合面是薄弱環節。一些加固設計在進行力學分析和校核時,沒有充分考慮結構在加固時的工作應力、加固部分應變滯后的特點、新舊材料協同工作的程度等。這可能導致加固后的結構在受力時,新舊結構不能很好地協同工作,影響結構的整體安全性。加固后的結構力學分析和校核除了應遵守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外,尚應考慮這些特殊因素。
- 結合面處理不當:新舊兩部分共同整體工作的關鍵在于結合面能否有效地傳遞和承擔有關應力,并且變形不能過大。在加固設計中,對于結合面傳遞壓力一般問題不大,但剪力和拉力的傳遞可能被忽視,若結合面構造處理措施不到位,就會影響新舊結構的整體協同工作,導致結構存在安全隱患。
- 未考慮結構整體性:加固范圍可大可小,但都必須考慮結構整體性。有些加固設計只關注局部構件的加固,而忽略了整體結構的相互作用,可能會改變結構的受力體系,對未加固構件、地基等造成不利影響。例如,在對某層柱子加固時,如果不考慮與相鄰構件和基礎的連接關系,可能導致整個建筑結構受力不均衡。
三、房屋建筑結構加固原因方面的常見問題
- 對房屋建筑耐久性重視不足:過去我國的房屋建筑多只滿足負荷強度,缺乏既滿足負荷強度又滿足耐久度的設計思路,對房屋建筑耐久度缺乏理解,不符合現在的使用要求。在加固設計時,如果沒有正確認識到這一問題,可能無法從根本上提高房屋建筑的耐久性,導致加固后建筑仍存在潛在風險。
- 對環境侵蝕影響估計不足:房屋建筑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會受到風吹雨打、日曬雨淋以及自然災害等侵蝕,造成建筑材料性能退化。加固設計若未充分考慮這些環境因素對建筑結構的長期影響,可能導致加固措施無法有效抵御環境侵蝕,縮短建筑的使用壽命。
四、加固技術方面的常見問題
- 植筋技術相關問題
- 錨固質量不穩定:植筋技術雖然是一項對混凝土結構較簡捷、有效的連接與錨固技術,但在實際應用中,可能存在錨固質量不穩定的情況。例如,植筋孔的清理不徹底、植筋膠的灌注不飽滿等問題,都會影響植筋的錨固效果,降低結構的連接強度。
- 對植入鋼筋或錨筋的選擇不合理:在選擇植入的鋼筋或螺栓式錨筋時,沒有根據具體的結構受力要求和原結構的特點進行合理選型,可能導致植入后的鋼筋或錨筋無法滿足結構承載能力的要求,影響加固效果。
- 粘貼鋼板加固法相關問題
- 粘結效果不佳:粘貼鋼板加固法中,鋼板與混凝土結構之間的粘結效果是影響加固效果的關鍵因素。如果粘結面處理不當,如表面不平整、存在油污或灰塵等,或者粘結劑的性能不符合要求,都會導致鋼板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不足,在受力時可能出現鋼板剝離現象,從而使加固失效。
- 對結構受力改變考慮不足:這種加固方法改變了結構的受力體系,部分設計沒有充分考慮加固后結構受力的重新分布,可能導致結構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局部應力集中現象,影響結構的整體安全性。
五、加固設計文件方面的常見問題
- 報圖審資料不完整
- 缺乏原始竣工圖紙或資料不全:在加固改造工程報圖審時,應提供原始竣工圖紙,且圖紙應蓋有竣工圖相關圖章并簽字。然而,有些項目缺乏原始竣工圖紙,或者提供的竣工圖紙資料不全,無法準確反映建筑的原始結構情況,給加固設計帶來困難。若有條件還應提供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作為加固設計的依據。
- 檢測鑒定報告不符合要求:房屋建筑安全鑒定報告涉及結構體系計算的,應當由具備相應資格的注冊結構工程師出具計算書,涉及結構實體檢測的,應當由經過相應計量認證的單位出具檢測數據。但實際中,部分鑒定報告缺乏針對性,未以改造后的情況建立計算模型進行復核,或者沒有反映歷次改造和加固情況,也可能缺少抗震鑒定內容等。當鑒定報告不符合要求時,會影響加固設計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 計算書不完善:整體結構計算書和加固構件的相關計算書是加固設計的重要依據。在一些項目中,整體結構計算書可能存在信息不完整的情況,如缺乏文本總信息或計算簡圖。加固構件的計算書也可能存在問題,例如加固梁、柱時的承載力驗算不準確或不全面,影響加固設計的科學性。
- 加固設計圖紙缺項:加固設計圖紙一般應包含節點連接詳圖等重要內容,但個別圖紙會缺少這些內容。此外,從方便施工的角度出發,還應提供與本工程加固區域有關的需要著重說明的現狀圖(包括結構布置、各構件的砼強度、構件截面尺寸及配筋、構件標高等),而有些設計圖紙未能提供這些內容,給施工帶來不便。
- 結構加固設計總說明常見問題
- 工程概況信息缺失或不準確:結構加固設計總說明中的工程概況應包含原建造年代、結構體系、原使用功能、加固后使用功能、加固原因、鑒定結論、抗震設防烈度、抗震設防類別等信息。但實際中可能存在部分信息缺失或不準確的情況,這會影響相關人員對加固工程的全面了解和判斷。
- 后續工作年限確定不合理:后續工作年限是指被加固房屋在完成最初新建時的部分設計使用年限基礎上,經鑒定加固后重新確定房屋可以繼續使用的年限。在確定后續工作年限時,有些設計沒有按照合理的方法進行計算,或者沒有同時滿足相關標準(如《建筑抗震鑒定標準》第1.0.4條的要求)。例如,在甲方沒有特別要求的前提下,沒有根據建筑已使用的年數合理確定后續工作年限,可能導致加固設計的過度保守或存在安全隱患。
- 加固材料說明不詳細:結構設計總說明中的加固材料應明確注明材料的性能參數、性能要求和施工工藝相關要求。但部分設計說明中對加固材料的描述不夠詳細,例如未注明結構膠的使用年限(按照《加固通用規范》第6.2.8條規定結構膠的使用年限為50年應特別注明)等情況,這可能會影響施工質量和加固結構的長期性能。
加固設計中如何優化綜合效應
原結構利用不足的解決方案
加固設計對使用功能影響的考量
新舊結構協同工作問題的解決策略





文章版權聲明:本站文章基本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系店長刪除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