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筑結構大賽(北京市大學生建筑結構設計競賽)
北京市建筑結構大賽是一項面向大學生的建筑設計競賽,旨在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比賽要求參賽者設計出具有創新性、實用性和美觀性的建筑方案,以解決實際問題或滿足特定功能需求,參賽作品需要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和規范,如結構安全、經濟合理、節能環保等,評審團隊將根據設計方案的創意性、技術可行性、環境適應性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估,選出優勝作品并進行表彰,大賽還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通過實地考察、調研等方式,深入了解建筑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為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好準備。

一、北京市建筑結構大賽概述
北京市大學生建筑結構設計競賽由市教委主辦,每年舉辦一次,旨在培養大學生的科技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大學生科學素養、科研技能水平,促進北京高校大學生學術活動的開展,增強大學生間科技交流,從而進一步提高本科生培養和教學質量。
二、競賽原則與賽題
(一)競賽原則
本著“政府主辦,專家主導,學生主體,社會參與”的原則組織進行。
(二)賽題設置
- 2013年賽題示例
- A組賽題(建筑方向):北京建筑大學體育館設計。
- B組賽題(橋梁方向):北京商務中心區 - 2號人行天橋設計。
- 2024年北京交通大學選拔賽賽題示例(與市賽賽題一致的情況)
- 競賽A組賽題:考慮水平振動的高聳塔式結構設計與模型制作。
- 競賽B組分為房屋建筑結構和橋梁兩個方向:
- B組賽題(房屋建筑結構方向):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周年展覽中心設計。
- B組賽題(橋梁方向):氫能產業園區慢行景觀橋。
三、組織方式
(一)承辦單位
以2013年為例,由北京建筑大學承辦。
(二)競賽組織階段
- 競賽啟動,發布賽題。
- 各校的選拔賽,每校每賽題可選出最多1件作品,每件作品作者不超過6人,每位參賽者只允許參加一個團隊,每件作品指導教師不超過2人。
- 組委會確定參加決賽作品。
- 決賽評審,如2013年決賽地點為北京建筑大學大興校區。
四、參賽資格
- 參賽對象為北京市各高校在讀本科生、專科生,專業不限。
- 要求各校舉辦校內初賽并選拔參賽隊伍,在校內賽及參賽期間,在本校開展一系列的學術活動,活躍校園的學術氛圍。
五、獎勵方法
競賽將評選一、二、三等獎、優秀組織獎、優秀指導獎等獎項。
六、近年競賽成果
- 在2023年第十二屆北京市大學生建筑結構設計競賽中,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辦、北京建筑大學承辦,來自建筑土木行業的數十位專家學者和京內外15所高校的150余名師生參加了競賽。
- 2023年競賽結束后,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公布了獲獎名單等相關情況。
- 2024年第十三屆北京市大學生建筑結構設計競賽,也已經公布了獲獎名單。




建筑結構大賽獲獎作品賞析
建筑結構設計競賽報名流程
建筑結構大賽優秀指導教師
建筑結構設計競賽歷屆主題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