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抗震性能檢測的標準有哪些?(建筑抗震性能檢測規范標準有哪些建筑抗震檢測規范標準)
建筑抗震性能檢測是確保建筑物在地震等自然災害下安全運行的重要環節,以下是一些關鍵的建筑抗震檢測規范標準:,1. GB 50023-2009《建筑結構可靠性設計統一標準》規定了不同類型建筑的抗震設防要求,包括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等。,2. JGJ/T 168-2017《建筑抗震鑒定技術標準》提供了建筑抗震鑒定的方法和流程,指導如何對建筑物進行抗震鑒定。,3. GB 50413-2007《建筑抗震設計規范》規定了建筑抗震設計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包括抗震結構構件的設計要求和構造措施。,4. GB 50029-2015《建筑結構荷載規范》為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和施工提供了荷載參數,確保建筑物能夠承受地震帶來的額外負荷。,5. GB 50344-2016《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將建筑工程分為不同的抗震設防類別,根據其重要性和破壞后果來設定不同的抗震設防目標。,這些規范標準共同構成了建筑抗震性能檢測的標準體系,旨在通過科學合理的檢測手段,評估和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房屋抗震性能檢測的標準
房屋抗震性能檢測的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建筑抗震鑒定標準
建筑抗震鑒定標準是房屋抗震性能檢測的基礎,它規定了建筑抗震鑒定的基本內容和要求。這些標準通常包括宏觀控制和構造鑒定,以及后續使用年限的確定。例如,后續使用年限為30年的房屋(A類建筑)需要滿足一級鑒定的各項要求,而后續使用年限為40年或50年的房屋(B類建筑和C類建筑)則需要進行更詳細的抗震鑒定,包括檢查抗震措施和現有抗震承載力。
2. 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用于確定建筑的抗震設防類別,這些建筑根據其重要性和使用要求被分為四類。不同類別的建筑在抗震驗算和構造鑒定方面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甲類建筑的抗震驗算和構造都需要按照專門規定采用,而丁類建筑在7~9度時,抗震驗算可以適當降低要求。
3. 建筑結構抗震設計規范
建筑結構抗震設計規范是根據建筑物的用途、結構形式等因素制定的,旨在確保建筑結構在地震作用下有足夠的抵御能力。這些規范包括了建筑設計的具體步驟、儀器設備的選擇和使用方法等內容。
4.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規定了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荷載標準,這對于評估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至關重要。這些規范幫助工程師計算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反應,從而確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5. 混凝土結構現場檢測技術標準
混凝土結構現場檢測技術標準提供了混凝土強度檢測的方法,如鉆芯法和超聲回彈綜合法。這些方法用于評估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從而判斷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以上標準共同構成了房屋抗震性能檢測的完整體系,它們確保了檢測工作的科學性和可靠性。在進行房屋抗震性能檢測時,必須嚴格遵守這些標準,以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抗震設防類別劃分依據
建筑抗震鑒定流程詳解
混凝土強度檢測新方法
抗震性能檢測報告解讀





建筑抗震檢測規范標準有哪些
提供建筑抗震檢測規范標準有哪些文檔免費下載,摘要:建筑抗震檢測規范標準有哪些建筑物是人們生活、工作的重要場所,而抗震性能又是建筑物的重要屬性之一。 為了確保建筑物在地震發生時能夠有效抵御破壞,建筑抗震檢測成為至關重要的環節。 建筑抗震檢測規范標準是指在建筑抗震檢測過程中需要遵循的具體規范和標準。 請輸入內容:全部DOCPDFPPTXLSTXT 建筑抗震檢測規范標準有哪些 建筑抗震檢測規范標準有哪些建筑物是人們生活、工作的重要場所,而抗震性能又是建筑物的重要屬性之一。 1.地震烈度劃分標準在進行建筑抗震檢測前,首先需要根據地震烈度劃分標準對檢測范圍進行界定。 地震烈度劃分標準一般包括了地震烈度的等級劃分、影響范圍等相關內容。 2.抗震設計規范建筑抗震檢測的基礎是建筑的抗震設計規范。 抗震設計規范是根據建筑物的用途、結構形式等因素制定的,其主要目的是確保建筑結構在地震作用下有足夠的抵御能力。 3.抗震設防要求抗震設防要求是指在建筑抗震檢測中,建筑物需要滿足的一系列技術要求和標準。 這些要求包括建筑物結構的強度、剛度、變形能力等方面。 4.檢測方法與技術規范建筑抗震檢測需要依靠一系列專業的檢測方法和技術來完成。 檢測方法與技術規范包括了建筑結構檢測的具體步驟、儀器設備的選擇和使用方法等相關內容。 5.抗震加固規范建筑抗震檢測在發現建筑存在抗震性能不足的情況下,需要依據抗震加固規范對建筑結構進行進一步的加固處理。 抗震加固規范包括了加固方案設計、施工要求等方面的規定。 結語建筑抗震檢測規范標準的制定和遵循對于確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至關重要。 只有嚴格按照相關規范標準進行檢測和加固工作,才能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希望通過不斷完善建筑抗震檢測規范標準,我國的建筑工程安全水平能夠得到持續提升。
*房屋抗震鑒定收費標準 抗震能力檢測
判定標準1:建筑工程抗震鑒定標準判定標準2: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判定標準3:建筑結構抗震設計規范判定標準4:建筑結構荷載規范判定標準5:混凝土結構現場檢測技術標準 房屋抗震鑒定分為兩級,級鑒定以宏觀控制和構造鑒定為主進行綜合評價,二級鑒定以抗震驗算為主結合構造影響進行綜合評價。 宏觀控制和構造鑒定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應符合《建筑抗震鑒定標準》3.0.4條的規定。 房屋應根據實際需要和可能,確定其后續使用年限,不同的后續使用年限,其抗震鑒定應按下列要求進行: 1、后續使用年限30年的房屋(A類建筑)的抗震鑒定,當符合級鑒定的各項要求時,建筑可評定為滿足抗震鑒定要求,不再進行二級鑒定;當不符合級鑒定要求時,除標準有明確規定的情況外,應由二級鑒定做出判斷。 2、后續使用年限40年的房屋(B類建筑)的抗震鑒定,應檢查其抗震措施和現有抗震承載力再作出判斷。 當抗震措施不滿足鑒定要求而現有抗震承載力較高時,可通過構造影響系數進行綜合抗震能力的評定;當抗震措施鑒定滿足要求時,主要抗側力構件的抗震承載力不規定的95%、次要抗側力構件的抗震承載力不規定的90%,也可不要求進行加固處理。 3、后續使用年限50年的房屋(C類建筑)的抗震鑒定要求與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達到相同的設防目標,應按《建筑物抗震設計規范》的要求進行抗震鑒定。 4、灰砂磚砌體的房屋應按《蒸壓灰砂磚砌體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CECS20:90的要求進行抗震鑒定。 現有建筑的抗震鑒定是對房屋的實際抗震能力、薄弱環節等整體抗震性能做出全面正確的評價。 除確定建筑物抗震設防類別、后續使用年限即抗震鑒定類別(分A、B、C三類)外,還應包括下列步驟: 1.1收集原始工程資料抗震鑒定應充分了解原始工程資料,如勘察報告、施工圖、施工記錄和竣工圖等工程驗收資料,確定建筑的場地類別、地震分組等信息。 資料不全時,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必要的補充實測。 1.2建筑現狀調查了解實際情況與原始資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質量和維護及改變使用功能的等狀況;并注意有關非抗震質量問題。 1.3建筑結構現場檢測應根據對建筑工程現場的檢查情況和檢測的目的,檢測方案和實施現場檢測。 針對不同建筑的特點,通過相應的檢測手段掌握建筑相關參數,包括建筑物的使用荷載、損傷等必要參數,為下一步對建筑的綜合抗震能力分析做準備。 1.0.1為了貫徹地震工作以預防為主的方針,減輕地震破壞,減少損失,對現有建筑的抗震能力進行鑒定,并為抗震加固或采取其他抗震減災對策提供依據,特本標準。 符合本標準要求的建筑,在遭遇到相當于抗震設防烈度的地震影響時,一般不致倒塌傷人或砸壞重要生產設備,經修理后仍可繼續使用。 1.0.2本標準適用于抗震設防烈度為6~9度地區的現有建筑的抗震鑒定。 抗震設防烈度,一般情況下,可采用地震基本烈度。 行業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應按專門的規定進行鑒定。 注:本標準6、7、8、9度為抗震設防烈度為6、7、8、9度的簡稱。 1.0.3現有建筑應根據其重要性和使用要求,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分為四類,其抗震驗算和構造鑒定應符合下列要求: 甲類建筑,抗震驗算和構造均應按專門規定采用; 乙類建筑,抗震驗算,可按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采用;抗震構造,除9度外可按提高一度的要求采用;丙類建筑,抗震驗算和構造均應按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采用;丁類建筑,7~9度時,抗震驗算可適當降低要求,抗震構造可按降低一度的要求采用;6度時可不做抗震鑒定。 1.0.4現有建筑的抗震鑒定,除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規范的有關規定。 老式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震性能評價: 50年代建成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受當時經濟條件和建筑技術水平的制約,存在著不少缺點,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材料強度低限于當時的水平,工程中采用的混凝土標號一般為110號或140號,**井百貨大樓1層營業大廳的幾根圓柱,因需承受較大的豎向荷載,當時采用的也僅是190號的混凝土;鋼筋等級相當于現在的Ⅰ級鋼筋,屈服強度為250MPa,且鋼筋為光圓或方鋼。 2.配筋構造不合理體現在梁柱配筋率偏低,框架梁端底部配筋不足或錨固長度不夠,地震作用下梁端易開裂或使梁延性不足;梁柱加密區段配筋稀疏,箍筋直徑一般為6或8,間距250mm或300mm,在梁柱節點核芯區甚至無箍筋。 3.抗震縫寬度不夠一些大型公共建筑由幾個建筑分區組成,分區間一般設變形縫,但縫寬小于抗震縫寬度要求,地震作用下易發生相互碰撞。 如全國政協禮堂各分區縫寬為75px,火車站分區間縫寬為175px。 新標準對抗震縫寬度并未明確提出要求,但《建筑抗震設計規范》有相應要求,并且經計算分區間的相對側向變形也遠大于現有縫寬。
房屋抗震能力安全檢測鑒定報告收費標準
深圳市住建工程檢測有限公司 房屋抗震安全檢測,房屋抗震檢測報告,房屋抗震檢測單位 產品詳細介紹 房屋抗震能力安全檢測鑒定報告收費標準 培訓機構抗震安全檢測報告指定辦理單位——房屋安全性鑒定檢測一般需要鑒定檢測人員先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檢測方案。 一般檢測項目包括材料強度檢測、鋼筋配置檢測、建筑變形檢測、裂縫檢測和其他檢測。 對于地基基礎和上部承重部分應分別鑒定檢測。 上部承重部分應充分考慮現場檢測條件的適宜性來選擇無損檢測或者破損檢測。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國在混凝土強度檢測中鉆芯法是接近于真實強度等級的方法,但由于需要破損檢測,影響范圍和施工量都相對較大,一般優先考慮超聲回彈綜合法,但遇到對檢測的數值有爭議或者司法鑒定時往往采用鉆芯法。 表:幾種檢測方法誤差 誤差/﹪7.0~9.08.0~12.010.0~15.016.0~19.014.0~18.0 二、房屋抗震能力安全檢測鑒定報告收費標準——培訓機構抗震安全檢測報告實例: 為了解該房屋現時的抗震能力及結構安全狀況,受廣州**大學附屬中學的委托,我司對該房屋現狀進行整體抗震性能鑒定及可靠性鑒定,本次鑒定的主要內容為: 1、對該房屋現有上部結構的建筑及結構布置、構件尺寸、層高等情況進行現場測量,繪制建筑、結構平面示意圖。 1、對該房屋的豎向構件垂直度的檢測。 22、對房屋現有上部結構的各類構件損壞情況(變形、開裂、沉陷、滲漏、露筋等)進行詳細檢查、記錄。 3、采用DJD2-1GC型電子經緯儀對該房屋轉角部位豎向構件傾斜率或偏移比值進行測量。 4、按現行相關檢測標準的要求抽取一定數量的鋼筋混凝土梁及板構件進行配筋情況、砼保護層厚度及樓板混凝土厚度的檢測。 5、按現行相關檢測標準的要求抽取一定數量的鋼筋混凝土梁及板構件采用鉆芯法進行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 6、按相關檢測標準的要求抽取一定數量的承重墻體及磚柱用回彈法對磚砌塊進行抗壓強度檢測,并用貫入法對砌筑砂漿進行抗壓強度檢測。 7、根據上述檢查、檢測結果,并依據現行相關規范對該房屋現狀結構進行承載能力驗算分析。 8、根據檢查、檢測情況和驗算結果,依照《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2009),判定該房屋現狀整體抗震性能是否滿足規范要求,并對該房屋現狀不滿足抗震構造及抗震承載力計算要求的構件提出相應合理、可靠的處理建議。 9、根據檢查、檢測情況和驗算結果,依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292-1999),對該房屋現有結構的可靠性等級做出評定,并對現有結構不滿足安全性要求的房屋構件提出合理、可靠的處理建議。 三、房屋抗震能力安全檢測鑒定報告收費標準 1)多層砌體房屋的、培訓機構房屋安全檢測。 要以結構的抗震鑒定結果為基礎抗震鑒定是通過檢查現有建筑的設計、施工質量和現狀,按規定的設防要求,對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進行評估。 可選擇整體加固!區段加固和構件加固。 2)在確定加固方案時。 要對結構的現狀進行深入的調查,特別應查明結構是否存在局部損傷,對已有的損傷應進行專門的研究,在抗震加固時加以考慮。 3)在確定抗震加固方案時。 如果是抗震鑒定不合格,要重點考慮結構總體功能的恢復,而不要求每個構件都恢復功能;如果是靜載下出現的破壞,以各種承重墻(柱)等的加固為主。 4)在承載力和變形能力的協調中。 以承載力為主,側重于利用承載力的提高來彌補變形的不足;但抗震鑒定結果僅為整體***不足時,仍以改善整體***的加固方案為主。 5)、培訓機構房屋安全檢測后的樓層綜合抗震能力不應超過規定值的30%。 且不宜超過下一樓層綜合抗震能力的20%,超過時,應增強下一層的綜合抗震能力。 6)同一樓層內。 非承重墻體和自承重墻體加固后的綜合抗震能力不宜超過未加固的承重墻體的綜合抗震能力,否則應加固承重墻體。 7)、培訓機構房屋安全檢測方案的選擇要避免發生內力重分布形成新的薄弱部位或導致薄弱部位轉移。 如果發生轉移,應對新的薄弱部位進行處理。 8)增設磚墻等改變磚房受力體系和傳力途徑時。 應對結構計算簡圖作相應改變使受力體系和傳力途徑符合實際,并力求減少原房屋的地震作用。 學校、幼兒園抗震房屋安全檢測報告收費多少錢

房屋安全檢測鑒定,廠房安全檢測鑒定,廣告牌安全檢測鑒定,幼兒園房屋安全檢測鑒定 幼兒園房屋抗震檢測鑒定標準 房屋抗震檢測鑒定收費標準 因為院校、幼稚園等文化教育場地的獨特性,對建筑結構安全性及抗震等級工作能力的規定均高過一般建筑物,在我國建筑規劃設計及抗震規范明文規定,該類場地的建筑抗震等級均需在本地原來建筑抗震等級的基本上提升一個級別,以院校、幼稚園的建筑施工安全,為學員、小孩子給予安全防范措施。 為何要對自身的房子開展安全大檢查?房子在長期性的應用全過程中,當然脆化、改造房子、過重應用、鄰近建筑施工工程施工等要素,會發生毀壞,比較嚴重的很有可能坍塌。 因而,要按時對房子開展查驗,特別是在在狂風暴雨、暴風雨時節。 發現問題要立即采取的有效措施,如同人得病后要立即就醫、對癥治療一樣。 那樣不但能夠增加房子的使用期限。 幼兒園房屋建筑結構情況的檢測與復核 檢測人員采用D2手持式激光測距儀、DJLC-A樓板測厚儀、鋼卷尺及PS200鋼筋探測儀、游標卡尺等工具對房屋軸線布置、層高以及樓板厚度、墻體厚度進行了復核,并對混凝土構件的截面尺寸及鋼筋布置情況進行了現場抽檢,同時對部分混凝土梁、柱采用部破損方法量取鋼筋直徑、數量及分布情況,抽檢結果詳見表1。 檢測結果表明建筑結構實際情況與設計圖紙基本相符。 4房屋傾斜情況檢測 按照《建筑變形測量規范》(JGJ8-2007)的相關要求,檢測人員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選取房屋可測量建筑外棱線,采用J2-2經緯儀對房屋的豎向可測棱線的傾斜情況進行測量,房屋整體傾斜無規律,傾斜率范圍為0.84‰~5.49‰,測點更大傾斜率為5.49‰;個別測點傾斜率超出現行標準《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的限值4‰要求。 5房屋結構損傷狀況的檢測 現場對結構整體進行全面檢測,檢測發現: (1)目前房屋正常使用,整體狀況良好。 (2)承重構件未見明顯的因承載力不足或地基不均勻沉降等原因引起的結構性損傷。 (3)未見房屋四周地面與墻體脫開等房屋明顯沉降現象;房屋墻體內抹灰和外裝修基本完整、牢固,未發現裂縫情況;屋面未見有明顯滲漏。 6材料強度檢測 6.1砌體強度檢測 采用ZC-4型砌塊回彈儀,按照《回彈儀評定燒結普通磚強度等級的方法》(JC/T796-1999)、《既有建筑物結構檢測與評定標準》(DG/TJ08-804-2005)對被鑒定房屋砌筑磚進行檢測,該建筑砌筑磚強度等級評定為MU15,滿足原設計MU7.5的要求,該砌筑磚強度應取MU7.5。 采用ZC-5型砂漿回彈儀,按照《砌體工程現場檢測技術標準》(GB/T50315-2000)對被鑒定房屋砌筑砂漿強度進行檢測,一層砌筑砂漿強度為M3.5,二層砌筑砂漿強度為M3.7。 6.2混凝土強度檢測 現場抽取部分構件,對其混凝土強度采用回彈法進行檢測。 具體工作按照行業標準《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JGJ/T23-2011)的要求,在露出的混凝土表面用砂輪處理后,再進行回彈,回彈時采用ZC3-A型混凝土回彈儀測定其回彈值。 根據混凝土碳化深度和回彈數值,并考慮回彈角度的修正后,對構件混凝土強度進行推定。 測試結果表明,各類構件實測混凝土強度無明顯差異,嘉寧坊物業管理中心柱、梁所測混凝土強度推定值為C25,。 7房屋結構抗震鑒定 按照《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2009)的規定,該房屋屬于B類建筑,后續使用年限為40年。 該房屋今后的主要用途為辦公,根據《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的規定,該房屋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另根據《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2009)的規定,應按7度核查其抗震措施,按7度進行抗震驗算。 7.1抗震設防基本要求 抗震設防類別:丙類; 抗震設防烈度:7度; 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 地震分組:一組,反應譜特征周期取0.90s; 場地:Ⅳ類; 7.2地基和基礎 根據《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2009)第4.2.2條第4款規定,7度時地基基礎現狀無嚴重靜載缺陷的乙類、丙類建筑可不進行地基基礎的抗震鑒定。
聊城市房屋抗震安全檢測鑒定收費標準
聊城市房屋抗震安全檢測,聊城市房屋抗震安全檢測收費標準 2019年7月26消息,據察哈爾右翼中旗房屋檢測市場技術部透露:房屋安全鑒定單位 房屋在改造前后都需要進行房屋安全性檢測和房屋抗震檢測,改造前,需對房屋的結構和承載力重新進行復核和建模計算等工作,以便對改造工程、方案提供數據支持和建議;改造后,需對房屋的改造現狀和圖紙進行復核和驗收,以保證房屋改造后的質量和房屋的需要。 房屋強度檢測主要又分房屋安全性檢測和房屋抗震檢測,房屋安全性檢測是指通過調查、現場檢測、結構分析驗算、對房屋安全性進行鑒定,主要適用于已發現安全隱患、危險跡象或其他需要評定安全性等級的房屋。 房屋抗震檢測是指該檢測使用于正在使用中的房屋及擬作改造的房屋的抗震能力評定。 主要通過檢測房屋的結構現狀、調查房屋的改造方案和未來使用情況,按規定的抗震設防要求,對房屋的抗震性能做出評價。 房屋安全性檢測 檢測項目:檢查房屋結構損壞狀況,分析判斷房屋安危的過程。 適用范圍:已發現危險跡象的的房屋 檢測內容及過程:主要檢測參數有: 傾斜、沉降、裂縫、地基基礎、砌體結構構件、木結構構件、混凝土結構構件、鋼結構構件等,各參數的檢測一般為現場檢測。 非現場檢測項目有: a.混凝土結構構件檢測中,混凝土鉆芯法檢測混凝土強度;b.鋼結構構件檢測中,鋼材抗拉強度試驗法檢測鋼材試件抗拉強度,鋼材彎曲強度試驗方法檢測鋼材試件彎曲變形能力。 c.木結構構件檢測中,木材順紋抗壓、抗拉、抗剪強度試驗,木材抗彎強度及彈性模量試驗,木材橫紋抗壓強度試驗。 檢測過程: 1、調查房屋的使用歷史和結構體系。 2、測量房屋的傾斜和不均勻沉降情況。 3、采用文字、圖紙、照片或錄像等方法,記錄房屋主體結構和承重構件損壞部位、范圍和程度。 4、房屋結構材料力學性能的檢測項目,應根據結構承載力驗算的需要確定。 5、必要時應根據房屋結構特點,建立驗算模型,按房屋結構材料力學性能和使用荷載的實際狀況,根據現行規范驗算房屋結構的安全儲備。 6、分析房屋損壞原因。 7、綜合判斷房屋結構損壞狀況,確定房屋危險程度。 檢測結論為危險房屋或局部危險房屋的檢測報告,須按規定報送市房屋質量檢測中心審定。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
目錄[+]